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这样的坏死性结节斑块,你如何诊断

这样的坏死性结节斑块,你如何诊断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1-14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关键词:样的坏死性结节斑块,你如何诊

咨询专家 近期,美国WessmanLL博士在JAMADermatology杂志上刊文,报道了1例全身坏死性结节、斑块的病例,诊断及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具体如何一起来看看吧。病例介绍女性,50岁,表现为全身散在鳞屑性斑块,部分糜烂、结痂,累及约10%体表面积,无浅表淋巴结肿大。组织活检示表皮内有核大深染的不典型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CD3+,CD4-,CD8+,真皮乳头纤维化。T细胞基因重排提示克隆峰。流式细胞术无异常。予以外用皮质激素加窄谱UVB光疗,效果欠佳后加用口服贝沙罗汀。两个月后,皮疹加重,进展为孤立性肿瘤样结节并伴有糜烂、坏死(图1A)。行第二次活检(图1B-D)示亲表皮的淋巴细胞,CD3+,CD4-,CD8+,颗粒酶B、TIA-1、B因子1均阳性,CD30、CD56均阴性。使用苯丁酸氮芥治疗后有一定缓解,后出现治疗抵抗,皮疹进一步加重(累及约80%体表面积),并继发多种感染,故停用苯丁酸氮芥,加强抗感染治疗,并开始使用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图1(A)多个孤立性结节、斑块、糜烂、坏死;(B)示亲表皮的淋巴细胞(HE染色,50×);(C)核大深染亲表皮的淋巴细胞,未形成典型的Pautrier微脓疡(HE染色,×);(D)CD8弥漫阳性(50×)。总结第二次组织病理学分析示核大深染的不典型亲表皮淋巴细胞,其中CD3、CD8、TIA1、颗粒酶和B因子1阳性,CD4、CD30、CD56和EBER阴性。支持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细胞毒性CD8+T细胞淋巴瘤(primarycutaneousaggressiveepidermotropiccytotoxicCD8+T-celllymphoma,PCECTCL)的诊断。根据WHO淋巴瘤分类,PCECTCL属于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且占所有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比例小于1%。其特点是突然出现的广泛坏死性斑块或肿瘤样结节,有或无粘膜/内脏受累。通常认为PCECTCL进展很快,而在一些病例报告中,患者最初表现为斑块期CD8+蕈样肉芽肿(MF),随后缓慢进展为溃疡性肿瘤,数月或数年后才最终确诊。PCECTCL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可以看到明显的网状亲表皮性,通常无Pautrier微脓疡形成。浸润的肿瘤细胞表达典型的细胞毒因子:TIA-1、颗粒酶B、Bf1,不表达CD2、CD5,极少表达CD30、CD56。PCECTCL与CD8+MF的鉴别在于后者病程更长,临床表现更温和。CD8+MF的显著特征,如色素减退、硬皮病样改变或毛囊粘蛋白沉积,可能有助于区分CD8+MF和PCECTCL,同时MF在组织学上更易出现典型的Pautrier微脓疡。淋巴瘤样丘疹病,D型可表现为丘疹结节,但病程中皮疹时好时坏,且组织学上表现为网状的亲表皮CD8+T细胞以及楔形增生的CD30+不典型淋巴细胞。NK/T细胞淋巴瘤则可通过EBER来与PCECTCL区分。对于PCECTCL需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除外潜在的内脏受累。治疗管理包括多药化疗和免疫治疗方案,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全皮肤电子束照射治疗。该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为12~32个月。

参考文献:

WessmanLL,GaddisKJ,PearsonDR.RapidlyEvolvingNecroticPlaquesandNodulesinaMiddle-agedWoman.JAMADermatology.FebDOI:10./jamadermatol...

「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编辑|琴琴、费肥肥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这样的坏死性结节斑块,你如何诊断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以上文章“这样的坏死性结节斑块,你如何诊断”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

网站构架

热点关键词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网站简介| 招聘服务|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全站专题:如何根治硬皮病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院网站上医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看病依据,请遵医嘱接受治疗!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