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当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单
当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5-5
![]() |
![]() |
关键词: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

来源|青驿(ID:qingyi_media)
作者|明哥在路上
尤其是在国家施行医保控费、对药企进行集中采购后,医院已经不能对医保患者随便开药、随意定价,医生已经几乎无法从药企得到开药的回扣提成,固有的盈利模式受到了严格的管控。从一定程度上,我能够理解医生群体的迷茫和现实利益困境。
所以,我一向很尊重医生群体,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中,利益让步最大的群体。
但是,在过去的一周,我年老的母亲,在医院急诊科的住院部,所遭遇的过度检查,实在让我觉得委屈、不解,甚至是出离愤怒了。
大家且等我一一道来。
壹
年12月5日周日,我70岁左右高龄的母亲,可能在身体感冒的侵袭下,复现了4年前在老家的肺部疾病,肺部呼吸不畅,有点上气不接下气。
我和妻子,赶紧带她来到了有22年历史的、莲花山脚医院。
我很清楚地知道,对于医院而言,有医保卡的患者,医院的真正客户,因为在医保范围内的所有费用,医院都要去医保局申请结算的,所以真正的甲方客户,是医保局。
医院而言,在患者资金不成问题的情况下,从化验、检查、开药、医院结算资金的自由度出发,肯定是希望患者自付。
当然,现在国家也在推行异地就医备案,鼓励患者拿着参保地为老家的医保卡,来大城市就医,但是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便捷地在线开通备案,异地报销的比例也很低。
所以,医院的立场考虑,不给他们增添麻烦,在急诊科挂号、转入院的时候,明确说了多次:我们自付。
遗憾的是,我的一腔真心,最终被深深地套路了。这是让我觉得感到委屈、愤怒之处。
在急诊科挂号,分几次总共缴纳了.81元之后,进入门诊环节。
在这一阶段,我认为科室的化验、检查、治疗方案都没有问题,基本上符合他们的专业水平。
门诊的医护人员,也贴心地将她扶到了移动病床上,减轻了她当时的身体负担、呼吸困难度。
在为她确诊的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全面地把握病因,并为后面对症下药,护士人员们多次在她的上肢、下肢,扎针采血。
从记录单上看,当时采血做的检查项目,至少包括:
感染两项、
肝功能六项、
肾功能五项、
电解质四项、
C反应蛋白CRP、
凝血四项、
D-二聚体定量D-D、
动脉血气分析、
血常规五分类。
当时并没有细数,粗略地估计,至少采集了十几管、甚至是几十管的血液。
虽然我老母亲身形消瘦、体重只有73斤左右,但是我觉得无论在上肢扎针、在下肢扎针采血,都是必要的、合理的。
在傍晚时分,急诊科的门诊医护人员就给予了抗感染、化痰护胃的针对性治疗,她的呼吸也逐渐恢复,大有好转。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依然是充满了感激的。
贰
非常不巧的是,当天傍晚我急性胃肠炎发作,身体不适,于是让我妻子,在门诊处陪护母亲,并等待急诊科的医生们会诊的结论。
急诊科医生们强烈建议继续转入住院治疗。
在她询问大概需要住院几天,得到答复是4天左右后,很快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办理住院手续,并且缴纳了元押金。
当时,按照我粗浅的判断,如果继续维持白天在门诊处的治疗方案,加上其他的吸氧、监护、床位费等,哪怕不住满4天,只有3天,元也是足够的、合理的。
事实证明,我太Naive了。
住院部的主治医生,在和门诊处的医生会诊之后,给出的病情诊断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
办理好了住院手续后,我妻子见着来来往往的护士,仅仅在门诊处扎针采血几个小时之后,又在下肢处扎针采血了。
由于我母亲身形消瘦,皮肤干枯,不好定位血管的准确位置,因此每次被扎针的开始阶段,有些痛苦。
但是考虑到住院部,和门诊部,化验、检查的指标会不一样,我们就安慰她很快就会过去了。
遗憾的是,空腹一夜,第二天早上,又来来往往了好几拨护士,反复不停地在上肢,重新扎针、采血。
直到下午时分,我们收到重新缴费的提醒,才明白过来,从办理入院手续开始计算,只住了一夜,经受了2轮次密集的扎针、采血,以及第二天的点滴注射、推射之后,元的押金已经消耗完了。
我大为不解,于是在住院部的护士站,咨询当值护士。
很快,我拿到了明细。
我不知道各位读者大人,你们看到这密密麻麻的检查项目,如此之多的生理指标,第一感觉是什么?
第二天的晚上,我在护士台的电脑前,一个个数了下来,总共70项!
并且,我发现了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在第一天下午门诊时,大量的生理指标已经抽血化验、检查过了,在入院后没有必要复查的常规指标,又被重复抽血化验了一遍,包括但不限于:
感染两项、肾功能五项、电解质四项、凝血四项、D-二聚体定量D-D、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五分类……
其中,感染两项、动脉血气分析,有可能是必要的,因为和当前治疗药物有关,但是其他的项目,完全没有必要在不到12个小时的时间里,反复进行。
第二,和呼吸系统完全无关的系统生理指标,也被采样化验:甲功三项(甲状腺)、尿常规、尿沉渣镜检、肿瘤六项。
要注意的是,从办理住院手续,到第二天采样,中间并没有医生的任何新诊断,更没有任何身体的新异常。
所以我们完全不知道,突然决定筛查肿瘤六项的合理性、必要性在哪里。
第三、术前四项筛查,完全是编造出来的检查项目!
术前,望文生义:手术前!
从进入急诊科开始,从门诊,到办理住院手续,从来没有提到过,肺部疾病需要准备手术,并且从转入院上的病程记录来看,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抗感染、化痰护胃治疗方案即可。
事实上,住院之后的治疗方案,也的确如此:
哪里提到要手术?
如果真的要手术,怎么可能不事先和患者、家属沟通,尤其是高龄的患者呢?
无论是心理建设、身体准备、家属的时间安排,都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如果连这些手术的预前工作都没有,就开始抽血化验,术前检查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子虚乌有?
我再请大家瞪大眼睛看看术前四项的检查指标:
先不谈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你知道什么是: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前者指的是:性病梅毒;
后者指的是:艾滋病。
前前后后,我在急诊科住院部的办公室里,和3个医生有过沟通:年轻的主治医生、资深年长的女性医生、科室主任医生。
当我询问第二个,也就是资深年长的女性医生:为何要给一个丧偶多年、和子女同住多年,患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患者,检查梅毒、艾滋病抗体时,她告诉我这是标准、规范的检查项目。
恕我完全不能理解。
你们能理解吗?
叁
也许大家会问,为何同在急诊科,在门诊时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让我觉得是合理的、专业的、适度的,而在住院部,得出的感觉却大相径庭?
很简单,因为在门诊,假如要化验、检查,需要患者家属拿着医生开好的检查单,缴费完毕了,才能让护士执行下去。
但是,一进了病房,流程完全不同。
家属需要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就提前缴纳相对较高的押金;
在押金没有消耗完毕之前,医生和护士们,会在什么时间、采样何种生理样本、做多少种生理指标的检查、费用多少,完全是黑箱式的、不和患者沟通、家属没有知情权,只有到钱花完的那一刻,才突然醒悟。
第一天晚上缴纳了元押金,第二天中午就耗尽的原因,就在于此。
大家也许可能有疑问,我在文章标题和前文里,为什么反复提及:自付患者?
难道医保患者,和自付患者,得到的待遇,会有所不同吗?
这里大家需要了解下我国的医疗体制,最近几年大改革的步子,是如何保障医保患者的福利的,主要是两大杀器:
医保控费、
集中采购。
对待医保患者的可报销费用,医院并不是在刷卡的第一时间就收到钱的,医院里所有医保患者的就诊明细,去当地的医保局申请结算。
医保局才是可以结账的终极甲方。
在改革前,医保账户的管理宽松,医院、药店、药厂之内的各方利益群体,都盯上了医保账户这块唐僧肉,多开药、开贵药、假住院,套取医保资金。
在改革之后,医院进行医保控费的考核,医院单一年度内的可报销医保额度是有限的,并且根据按诊断相关分类付费(DRGS),叠加上了细分药品占比、耗材占比等纷繁芜杂的考核细则。
医院医保额度用完,或者考核不达标,则无法去医保局报账,所以大家经常体会到,每年年底,医保病人很难开药、重疾病人很难住院。
这种情况下,医院会让医生少收医保病人,多收自付的患者,让医生向患者多推荐自费药品、器械、检查项目,让他们为控费买单。
更加严重的一种情况是,自付患者的治疗方案,已经非常成熟了,使用到的药品、器械都非常传统,也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清单,价格都是和医保患者的一样,无非是无法报销而已。
这种情况下,医院及科室,假如循规蹈矩,也无法从自付患者的身上,赚取到超额的利润。
因此,把可以突破的方向,瞄准自付患者的化验、检查项目,几乎成为所有医院创收、寻求超额利润的唯一去处。
很不幸的是,虽然我懂得了这么多,在帮助我母亲就医的过程中,依然被一步步套路了,不仅让她多承受了身体痛苦,还闹出了术前检查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的笑话。
让我非常失望的是,在和至少3位医生沟通的过程中,他们时而站在专业的高度来解释,时而违反常识一般狡辩,时而强调自己医者仁心,时而答应以后会整改流程。
甚至有一位当值医生,让我签署《家属自愿放弃化验、检查,并自负后果》之类的声明书。
我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名字。
我相信,遭遇过类似就医经历的患者家属,我们绝对不是第一例,而只不过是成千上万例中微不足道的一例。
并且,这不会是医院、一个科室的行为模式,有可能是普遍现象。
普通患者老百姓,哪里懂得这么多。
只不过,笔者刚好有起码的质疑精神,也愿意用文字公开事件的来龙去脉,在阳光下接受所有人的拷问和传播。
写下这么多,我根本不奢望,医院都能够自觉自愿地减少过度检查,从流程上改进工作方式,换位思考地减少可能的医患纠纷。
因为如果他们有这颗心的话,早就解决问题了,怎么会轮到我们又遇到呢?
我只希望,你看到了之后,能够吸取我的教训,避免被过度检查、过度医疗。
如果外面不是一个可以用理说服的世界,
那我们就尽力让自己少受一点伤害。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END
因为Tags: |
查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医院 |
查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治疗 |
查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医生 |
查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专家 |
查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方法 |
|
以上文章“当一位自费医院检查清单”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
热点关键词
-
尚无数据
-
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