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行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者
行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4-14
![]() |
![]() |
关键词: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

本文旨在探讨采用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效果,现笔者将我院脑外科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脑外科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颅脑损伤者;②自发病到来院就诊的时间均在12h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③患者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肝肾等慢性疾病;②合并精神疾病,医护人员无法与之正常沟通交流;③患者出血破入脑室,造成失血性休克;④近期有消化性溃疡病史;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对照组男24例(57.14%),女18例(42.86%),年龄39~78岁,平均(56.2±8.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11h,平均(6.6±2.9)h;观察组男25例(59.52%),女17例(40.48%),年龄41~77岁,平均(55.7±8.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12h,平均(6.7±3.3)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在入院后即行插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术后立即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具体为:25%的GS+20%的中长链脂肪乳+7%的乐凡命,此外还需要加入相关微量元素、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通过颈静脉置管或PROT针进行静脉输入。若患者术后24h内胃内容物低于ml,则每6h静推瑞素,在术后14d改为匀浆鼻饲。若胃内容物超过ml,需要暂停3h左右。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措施,其能量供给为脂肪乳和葡萄糖,两者的配比比例是1∶1.2,另外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适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将上述物质配制为全营养混合液进行静脉输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满医院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护患双方沟通等情况,满分分,以80~分为满意、60~79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的氮平衡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第12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并发症方面,主要包括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满意度的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其中对照组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为95.24%,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肠内营养是一种医疗护理手段,其目的在于维护患者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确保患者术后肠道能够维持菌群正常以及保证免疫屏障功能的正常运行,从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以及身体功能,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对于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负氮平衡的情况,这和麻醉、脑部创伤以及术前术后禁食等因素有较大关联,因此死亡率极高,因而营养支持尤为重要,能够提高术后疗效以及促进患者恢复,并大幅降低死亡率。目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已经成为首选营养支持途径。在对此类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的意义在于患者机体高代谢状态下提供适当的营养底物,确保机体细胞群代谢能够维持正常,从而促使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恢复。患者颅脑损伤后其脑组织以及相关的功能势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当体内营养物质严重缺乏时,脑细胞ATP数量会下降到较低的水平,此时脑细胞死亡速度明显快于正常状态下。分析原因是患者此时脑灌注量的严重不足,应激性导致吞噬细胞功能发生亢进,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最终结果是造成脑死亡。目前临床评价营养状态主要以血清白蛋白、总蛋白以及氮平衡为有效的参考指标。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当天的营养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机体处于负氮平衡中,在手术后第2天,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开始下降,同时负氮平衡进一步加重,但是在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已经开始上升,而对照组患者仍呈现下降趋势。在氮平衡方面,观察组患者也是在术后第3天开始改善,改善程度以及速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正是由于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即开始实行肠内营养支持,因此营养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大幅降低了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以及高血糖的发生率。
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感染,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低的原因是由于肠内营养物质可以尽快中和胃酸,确保胃液的pH值不至于过低,避免了溃疡的发生。当胃液pH值超过4.0时,能有效地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有助于溃疡的修复,因此患者很少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维持胃内正常pH值,同时可促进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肠黏膜的生长和黏膜细胞的更新,直接或间接地保护胃黏的正常结构和维持肠道的生态平衡。同时食物的供应能够刺激内分泌系统,肠道血流量增加,降低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另外肠内营养提供的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为肠黏膜的修复及体内重要成分的合成提供原料。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是因为观察组患者胃肠吸收功能较对照组快,故降低了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此外,早期提供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明显增多,间接的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应该尽快地实施肠内营养,不仅可以快速帮助患者重建肠道功能,同时也是恢复肠道菌群正常的强有力措施,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患者营养状况。相比于肠外营养护理,早期肠内营养的优势众多,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帮助患者及早恢复病情,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原作者:杨纪美
原作者单位:医院九病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Tags: |
查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医院 |
查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治疗 |
查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医生 |
查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专家 |
查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方法 |
|
以上文章“行业瞭望肠内营养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
热点关键词
-
尚无数据
-
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