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六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炎
六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4-16
![]() |
![]() |
关键词: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

近日,医院临港院区内分泌科病房,患者刘女士(化姓)及爱人手捧着锦旗,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说道:“今天是我重生的日子,您们彰显高尚医德、创造生命奇迹,衷心感谢你们!”看着精气神十足的刘女士,医护人员不禁回想起颇多波折的救治历程。
1个月前,40多岁的刘女士在家中突然不省人事,家属发现后焦急的呼喊她的名字、摇晃她的身体却毫无反应,紧急呼叫后被送至我院临港院区急诊抢救室。急诊医学科接诊医生韩超初步检查刘女士,发现其已经中度昏迷,医护人员立马完成心电监护、吸氧、开通输液通路操作,显示刘女士血压偏低,心率快、呼吸急促,随时有生命危险。
在向家属了解情况时,刘女士的爱人提到:“前几天还是好好的,自己出去买了很多她喜欢的甜食,还熬夜做手工活,精力很充沛,可是不知怎么,1天前开始突然不想吃饭只想睡觉,今天早上去喊她就没有知觉了。”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病人患有糖尿病,立即检查了血气、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尿酮等相关化验指标,并请内分泌科医生紧急会诊。当时的手指血糖已经无法测出患者的血糖值,只能焦急等待1小时后的抽血化验报告,五大指标都显示刘女士目前情况非常危重。血糖46mmol/L,比正常血糖高出好几倍;血电解质提示高血钠,血钠mmol/L(正常参考值-mmol/L),血渗透压大于mOsm/L;血气分析PH值7.2(正常参考值7.35-7.45),属于酸中毒,尿酮体++;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谷丙转氨酶U/L,谷草转氨酶U/L;肾功能显示肾功能衰竭:血肌酐μmol/L。同时胸部CT显示肺部有炎性渗出。
临港院区内分泌科值班医师祝超瑜快速做出诊断: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伴酮症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患者目前高糖高渗昏迷占主要原因,需立即收治重症监护室抢救。在进入重症监护室病房后,临港院区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魏丽凭借多年诊疗经验,立即联合重症监护室的医护团队对患者进行诊治,下胃管连续注入饮用水缓解高渗状态,下导尿管密切观察尿量,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同时建立两路静脉通路进行输液,并持续观察患者神志情况。6小时后,患者的血糖终于缓慢下降,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患者的血钠下降非常缓慢,神志还处于昏迷状态,一度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0%,通过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才维持稳定的血氧饱和度。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病情担心的同时,刘女士的家属更是提心吊胆,一刻都不敢离开重症监护室病房门口,因为“糖尿病高渗昏迷加之自主呼吸丧失,死亡率高达50%左右”。虽然医生团队全力抢救,第二天患者又出现了新的情况,皮肤大面积疱疹、肝功能异常,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等问题。内分泌代谢科再次组织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皮肤科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天患者神志逐渐清楚,能睁开双眼,四肢有自主活动,也能脱离呼吸机的辅助。
看到患者高渗状态及酮症酸中毒已经缓解,神志也清楚,医护人员及家属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在将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后,又出现了持续高热。医生团队查找原因后,发现患者血糖虽控制平稳,但肺部感染加重,血常规检查血三系进一步下降,合并重度低蛋白血症,患者自身免疫力几乎为零。经过多次的全院大会诊,并在我院徐汇院区感染病科余永胜主任医师的协助下多次调整抗生素,并通过骨髓穿刺确认刘女士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成功找到患者病情第二次加重的原因。1个月后,刘女士各项指标好转,稳定病情,目前已出院与家人团聚。
据医生介绍,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及酮症酸中毒都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若不及时抢救,会出现生命危险。其中高血糖高渗状态抢救成功率低,死亡率更高。两者往往都是在肺炎、尿路感染、停用胰岛素或胰岛素用量不足的情况下诱发的。高血糖高渗状态一般是表现为血糖≥33.3mmol/L,同时伴有血钠浓度升高。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未达标(空腹7mmol/L,餐后2h10mmol/L)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口干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患者刘女士平时并未监测血糖,近期有口干、乏力症状,但仍没有进行饮食控制,反而进食比平时更多的甜食,由此诱导了此次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来源:临港院区内分泌代谢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Tags: |
查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医院 |
查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治疗 |
查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医生 |
查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专家 |
查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方法 |
|
以上文章“六院新闻糖尿病患者高渗昏迷伴重症肺炎”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
热点关键词
-
尚无数据
-
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