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收藏特殊儿童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收藏特殊儿童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7-23
![]() |
![]() |
关键词:藏特殊儿童接种疫苗注意事

最近,小康收到了一位家长的私信,咨询早产宝宝接种疫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其实,这也是很多特殊儿童家长关心的问题,甚至之前还出现了“疫苗会导致自闭症”的谣言,让家长对疫苗的接种更加忧虑了。
虽然已经由专家辟谣了,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给一线临床、预防接种医生以及特殊儿童的家长带来了很多困惑。
对于疫苗,我们真的了解吗?
在回答特殊儿童是否能接种疫苗的问题前,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疫苗?
疫苗
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看着很难理解,简单来讲,疫苗就是病毒,只不过不伤人,进入人的体内后,就是为了给体内的免疫系统练手的。等以后有真的病毒入侵人的身体时,人的免疫机制就能立马识别。
利用这个原理
中国在年成功地消灭了天花。
年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年后连续13年无白喉病例报告。
年麻疹发病不到例。
乙脑、流脑等许多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年的9.7%下降至年的0.3%。
疫苗,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了,如果没有疫苗,真不敢想象人类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只能弱弱地问一句:“人类,你还好吗?”
疫苗,也是特殊儿童的铠甲
特殊儿童,在身体素质上还是和正常儿童有一定差别的,那么,特殊儿童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看由上海、杭州和苏州三地的儿科专家和疾控专家合作,编写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系列文章。
针对上文中,家长提问的”早产宝宝,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在“专家共识”中,我们也找到了科学的回答。
脑性瘫痪与预防接种
概况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以下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症候群,这种症候群多是由于胎儿或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脑瘫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引起脑瘫的三大高危因素依次为窒息、早产、重症黄疸。此外,如新生儿惊厥、低体重、妊娠早期用药等,也是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还有一部分原因不明。本病直接的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必要性
脑瘫患者中,20%存在吞咽障碍,会出现反复误吸,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同时呼吸肌协调障碍也是常见的现象。呼吸肌无力和(或)协调性差,从而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清除肺部分泌物,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长期的反复感染所致慢性肺部疾病是严重脑瘫患者的主要死因。此外,脑瘫患者就诊次数较其他儿童为多,交叉感染机会也比健康儿童多。
脑瘫是非进行性的,即脑损伤是静态的,不会一直恶化下去。如果患者没有接受适当的康复治疗,则躯体症状可能加重,如关节变僵硬、肌腱发育挛缩等,但这种情况并非由脑部病变的恶化所致。因此,对脑瘫患儿接种疫苗是安全的。所以,接种疫苗带来的免疫保护会使脑瘫患儿获益更多,可以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延长患儿生存时间。
接种建议
可以接种:脑瘫患儿可以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早产儿与预防接种
概况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其身体各器官构建和生理功能呈不同程度的不成熟,根据不同胎龄分为极早早产儿(<28周)、早期早产儿(28~<32周)、中晚期早产儿(32~<37周)。
年全球大约有万婴儿早产,占所有活产婴儿的11.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司统计,我国早产发生率约为7%,每年约有万早产儿出生。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肺发育不良、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
必要性
早产儿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发育不成熟,补体水平低下,血清缺乏调理素,通过母体胎盘获得的IgG(免疫球蛋白)量少,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既往研究已证明早产儿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足月儿。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早产儿(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应按足月儿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大多数情况下,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对常规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免疫应答效果与足月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早产儿和足月儿乙肝疫苗初免后的抗体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按照相同的乙肝免疫策略进行接种。但出生体重<2kg的早产儿出生后首剂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较低,至满月后所有早产儿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均与足月儿相当。
接种建议
可以接种,早产儿可以接种各类疫苗(出生体重<2.5kg的早产儿接种卡介苗除外)。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接种之后1个月,再按0、1、6个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HBsAg阳性母亲所生早产儿,出生后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危重早产儿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暂缓接种:出生体重<2.5kg的早产儿,暂缓接种卡介苗。待体重≥2.5kg,生长发育良好,可接种卡介苗。
自闭症与预防接种
说了早产儿和脑瘫宝宝的接种注意事项,但是在“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里面并没有介绍自闭症宝宝的接种意见。
这是因为,自闭症儿童不像脑瘫、发育迟缓的孩子涉及脑损伤,所以,正常给自闭儿童接种就可以了。
小康有话说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疫苗同样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强大的保护力。
只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完成疫苗接种。
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一些反应是属于正常的,家长要理性看待,但也要时刻注意,有任何超出正常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
儿康社举办的“世界儿童日”的活动
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刷礼物、拉投票
毕竟一等奖就一个名额呀~
如果你也想展示一下小宝宝的绘画作品
让小宝宝成为这届活动的黑马
就赶紧参与进来吧!
——儿康社,家庭康复实践者——
为每一个家庭提供足不出户,
性价比更高的康复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以上文章“收藏特殊儿童接种疫苗注意事项”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
热点关键词
-
尚无数据
-
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