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一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肺癌肺动脉高压
一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肺癌肺动脉高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8-6
![]() |
![]() |

推荐语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PD-(L)1单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PD-(L)1单抗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免疫相关性并发症……其在自身免疫紊乱的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如何?可能导致的副作用是否可控?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正逐渐成为不可手术的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尚缺乏其疗效预测因子;而肺血管造影毛细血管相胸膜下乏灌注(PSP)是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CTEPH预后不良的因素,PSP与BPA治疗失败的关系如何?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的气道疾病,导致支扩感染、疾病加重的元凶能否被发现?
更多详情,尽在本期国际前沿速览~
题目:SafetyofProgrammedDeath–1PathwayInhibitorsAmong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andPreexistingAutoimmuneDisorders
发表杂志: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
推荐理由:免疫检测点抑制剂PD-(L)1单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由于PD-(L)1单抗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免疫相关性并发症(irAE),既往的临床研究均未纳入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肺癌患者,因而PD-(L)1单抗在自身免疫紊乱的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领域:肺癌
发表时间:May10,
通讯作者:MarkM.Awad(LoweCenterforThoracicOncology,Dana-FarberCancerInstitute,Boston,USA)
内容:本文采用了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56例接受PD-(L)1单抗单药治疗的合并自身免疫疾病(AID)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起始治疗时,约18%的病人具有AID活动性症状,20%的患者正接受免疫调节剂治疗。共有55%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AID进展和/或免疫相关性副作用,其中13例病人(23%)为AID急性加重,4人需要接受全身激素治疗;21例患者(38%)出现了免疫相关性副作用(irAE),其中74%属于1级和2级副反应,26%属于3级和4级,8人需要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患者(14%)因irAE中止了PD-(L)1治疗。免疫治疗的总体反应率为22%。
结论:对于合并AID的NSCLC患者,应用PD-(L)1抑制剂后仅少数患者会出现AID急性加重,而irAE的发生率与既往排除了AID的临床研究结果类似,且副作用一般也是可控的,需要中止免疫治疗的比例不大。
(SafetyofProgrammedDeath-1PathwayInhibitorsAmong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andPreexistingAutoimmuneDisorders.JClinOncol.May10)
题目:PoorSubpleuralPerfusionPredictsFailureafterBalloonPulmonaryAngioplastyfornon-operableChronicThromboembolicPulmonaryHypertension
发表杂志:Chest
推荐理由: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正逐渐成为不可手术的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尚缺乏其疗效预测因子。而肺血管造影毛细血管相胸膜下乏灌注(Poorsubpleuralperfusion,PSP)是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CTEPH预后不良的因素,本研究探索了PSP与BPA治疗失败的关系。
领域:肺动脉高压、呼吸介入
发表时间:May3,
通讯作者:GeraldSimonneau(ServicedePneumologie,HopitalBiecetre,France)
内容:本文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年1月至年8月共位接受了BPA治疗的CTEPH患者,收集了PSP及血流动力学数据。所有患者根据术后血流动力学结果分为失败组(PAP30mmHg和PVR下降30%,n=15)和成功组(n=86)。结果发现,失败组有46.7%的患者可观察到PSP,而成功组仅13.9%(P=0.)。多因素分析显示PSP是BPA治疗CTEPH的唯一预测因子(OR=4.02,95%CI1.17-13.89,P=0.)。此外相比于灌注正常的患者,PSP患者的支气管动脉亦较少。
结论:毛细血管相PSP意味着小血管远端具有弥漫性血栓,是BPA失败的预测因子,另外PSP还与支气管动脉发育不良相关,这提示支气管-肺血管接合在维持肺动脉闭塞下游毛细血管床的开放具有重要作用。PSP可影响15%接受BPA治疗的不可手术CTEPH患者。
(PoorSubpleuralPerfusionPredictsFailureafterBalloonPulmonaryAngioplastyfornon-operableChronicThromboembolicPulmonaryHypertension.Chest.May3)
题目:BloodNeutrophilsareReprogrammedinBronchiectasis
发表杂志:AmJRespirCritCareMed
推荐理由: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的气道疾病,持续的气道感染导致慢性炎症,但尚无相关研究揭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其功能改变的原因。
领域:支气管扩张症、肺部感染
发表时间:May7,
通讯作者:PallaviBedi(CenterforInflammationResearch,UniversityofEdinburgh,France)
内容:本研究纳入了健康志愿者、轻度、重度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各8例,此外还比较了6例重症支气管扩张症和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始末阶段的情况,以评估中性粒细胞自然凋亡、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细胞脱粒、活性氧生成、吞噬作用及绿脓杆菌(PAO1)杀伤能力。结果显示,相比于健康志愿者,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活性显著延长、凋亡延迟、CD62L脱落增加、CD11b表达升高、髓过氧物酶释放增加、吞噬作用和PAO1杀伤作用减弱。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气道中性粒细胞的噬菌及杀菌作用较同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更低,但在急性加重期起始阶段均减弱,而抗感染治疗后均明显增强。对于肺炎,抗感染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的噬菌和杀菌作用均显著增强;感染期间,肺炎与支扩急性加重期的噬菌作用无明显区别,但在肺炎感染期始末阶段,其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更强。
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被重新编码、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这也破坏了其噬菌和杀菌作用,从而导致了支扩感染、疾病加重的恶性循环。
(BloodNeutrophilsareReprogrammedinBronchiectasis.AmJRespirCritCareMed.May7)
作者介绍
周国武
医学博士。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讲师。对肺癌的综合诊治和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经验,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呼吸内镜青年医师委员会常委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Tags: |
查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肺癌肺动脉高医院 |
查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肺癌肺动脉高治疗 |
查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肺癌肺动脉高医生 |
查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肺癌肺动脉高专家 |
查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肺癌肺动脉高方法 |
|
以上文章“一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肺癌肺动脉高压”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
热点关键词
-
尚无数据
-
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