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硬皮病症状 >> 聚焦财新周刊刊出广东以非典打新
聚焦财新周刊刊出广东以非典打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3-24
![]() |
![]() |
关键词:焦财新周刊刊出广东以非典打

17年前的冬春之交,非典(SARS)疫情暴发,广东损失惨重。据广东省SARS临床、流行病学数据库,全省共计死亡72例,占内地的五分之一;名医护人员感染,占内地感染医护人员的三分之一,其中5人殉职。举世瞩目的灾难留给广东沉痛的教训。
当一场疫情袭来,人群可以分为三种:一线医务人员,他们最了解真实情况;政府主管部门,掌握信息发布权;以及几乎没有其他渠道了解疫情的普通市民。如何让三种人相互信任又密切合作,正是防疫的关键。
据财新记者了解,应对此次新冠疫情,一线医生利用各种机会向主管部门建言。临床医生认为,要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患者只要有临床症状,不管有没有流行病学史,都要接受检测,这有助于防止院内感染;医院自己进行核酸检测,争取快速诊断,不能单纯依赖疾控中心;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不能像武汉初期那样居家隔离。
这些建议有的经决策者当场拍板,当天实施;有的超出医疗卫生机构权限,决策者协调其他政府部门落实。“专家组的建议,决策层采纳的非常多。”一名广州医生对财新记者说。
传染病防控效果还依赖民众配合。要让全民参与,前提是告知真相。另一名广州医生在评价政策时说,“广州就抓住重点宣传,要让老百姓认识这个病多重要”,“健康人不要出门,有症状的不要到处乱跑,我们才能把疑似患者‘捞出来’”。
在信息公开方面,深圳效仿香港,开创了内地公共卫生史上的先例。1月30日开始,深圳卫健委公开确诊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以便公众准确掌握预警信息。广东省内多个城市纷纷效仿,上海等城市亦接棒跟进。
“这一次,不管是政府的统筹协调、整个社会的应对、联防联控机制、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还有舆情引导、市民的主动配合,和当年非典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广州市卫健委主任唐小平书面回复财新记者时称。
正是17年前的教训,化作了广东省当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石。
1
哨声四起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最早听说武汉的情况,是在年12月30日23时09分。一名武汉医生给他发来
|
以上文章“聚焦财新周刊刊出广东以非典打新”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