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2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6-27
![]() |
![]() |
关键词:皮病

案2沈某,女,11岁。
初诊:年12月6日
主诉:因四肢皮肤硬化萎缩4年来诊。
现病史:4年前开始双大腿内侧皮肤肿胀、萎缩、凹陷,外院碲诊“硬皮病”,逐渐延及双上肢,前臂、上臂局部皮肤萎缩,服中西药效果不佳,遂到我院就诊。
刻下症:双大腿内侧皮肤肿胀、萎缩、凹陷,前臂、上臂局部皮肤萎缩,纳眠一般,大便溏,舌淡红苔白,脉弦紧。
专科检查:双大腿内侧皮肤肿胀、萎缩、凹陷,前臂、上臂局部皮肤萎缩。
理化检查:4月11日查:ANA(+):1:,补体、血常规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皮痹(寒湿凝滞)。
西医诊断:硬皮病。
治则治法:温经通络。
中药处方:阳和汤加减。
黄芪15g当归10g熟地15g白芥子10g鸡血藤15g丹参15g甘草10g赤芍15g怀牛膝15g鹿角胶10g(烊化)积雪草15g薄盖灵芝15g川芎15g
其他治疗:胸腺肽片,15mg,口服,每日1次;薄芝片,3片,口服,每日2次;龙血竭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
二诊:下肢皮损肿胀消退,局部萎缩、凹陷,前臂、上臂局部皮肤萎缩。舌淡红,苔白,脉弦紧。
中药处方:
黄芪30g当归10g熟地15g白芥子15g鸡血藤15g丹参15g甘草10g赤芍15g怀牛膝15g鹿角胶20g(烊化)积雪草15g薄盖灵芝15g川芎15g
其他治疗:胸腺肽片,15mg,口服,每日1次;薄芝片,3片,口服,每日2次;龙血竭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
三诊:局部萎缩皮肤变软,恢复弹性,伴色素沉着,便溏好转,纳眠可。舌淡,苔白,脉弦。
中药处方:
黄芪50g当归10g熟地15g白芥子15g鸡血藤15g丹参15g甘草10g赤芍15g怀牛膝15g鹿角胶20g(烊化)积雪草15g薄盖灵芝15g川芎15g干姜15g
其他治疗:胸腺肽片,15mg,口服,每日1次;薄芝片,3片,口服,每日2次;龙血竭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
四诊:萎缩.硬化的皮肤变平,逐渐恢复弹性,纳眠可,大便成形。舌淡红,苔白,脉弦。
中药处方:
黄芪50g当归10g熟地15g白芥子15g鸡血藤15g丹参15g甘草10g白芍15g怀牛膝15g鹿角胶20g(烊化)积雪草15g薄盖灵芝15g川芎15g干姜15g
其他治疗:薄芝片,3片,口服,每日2次;龙血竭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
五诊:硬化、萎缩皮肤恢复弹性、润泽,边缘色素沉着,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药处方:
黄芪30g当归10g熟地15g白芥子15g鸡血藤15g丹参15g甘草10g白芍15g怀牛膝15g鹿角胶20g(烊化)积雪草15g薄盖灵芝15g丹参15g
其他治疗:薄芝片,3片,口服,每日2次。
按:《类证治裁·痹证》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素问·痹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而不伸……”故中医认为硬皮病主要由肺、脾、肾阳虚,致营卫不固、腠理不密,寒湿之邪乘虚内袭。体弱阳虚不能化寒燥湿,寒湿凝滞,使气滞血瘀、经络阻隔、肌肤脏腑痹塞不通而成。大便溏,舌淡红苔白,脉弦紧俱是内有寒湿之征。治以温经通络,方以阳和汤加味,以鹿角胶温经通络,北芪补气通络,白芥子化痰通络,当归、熟地、鸡血藤、丹参、丹参、白芍调理气血,怀牛膝补益肝肾,从根本论治,使得阳气复而寒湿去,硬化萎缩之肌肤恢复濡养,最终恢复弹性。此类疾病缠绵难愈.故用药须大于常人,但必须在精确辨证基础上使用,步步为营,有条不紊,方能终收良效。
(摘自《国医大师禤国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年3月第一版,第-页)
长按
|
以上文章“硬皮病2”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
热点关键词
-
尚无数据
-
尚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