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硬皮病药物 >> 有关硬皮病的最全面的针灸治疗大全
有关硬皮病的最全面的针灸治疗大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6
![]() |
![]() |
关键词:关硬皮病的最全面的针灸治疗大

灸友分享:我用艾灸创造出奇迹!
每天用一粒,保证不长斑,还能保湿去皱........
此时艾灸,对女人是再好不过了!
针灸治疗硬皮病的临床方案探析
杨会军,刘维,凶,吴沅嗥,张迪
(天津中医药大学)
系统性硬评化病一(systemicsclerosis,SSc)亦称为“硬皮病”,是一种女性多发的以皮肤变硬和增厚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雷诺现象、隐袭性肢端和面部肿胀为最多见的初期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皮痹”范畴。
此外,本病还可出现关节、肌肉的疼痛和口干、咽干、吞咽困难的病变,并可累及心、肺、肾等内脏器官。硬皮病根据病变是否累及脏器义分为系统性硬皮病和局限性硬皮病。
据文献报道,以下各方案都在患者皮肤病变和心慌、胸闷等全身症状的改善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1、针刺疗法
1.1毫针刺法治疗
张永生等采用毫针针刺治疗局限性硬皮病。
腰背和下肢合并受损以腰阳关、环跳、秩边为主穴,承山、三阴交为配穴;
上肢皮损以扶突、大椎为主穴,血海、三阴交为配穴;
前额皮损以上星、阳白、头维为主穴,印堂、太阳为配穴。
均使用烧山火(即三进两退)手法至病变部位产生温热感,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病变部位不同,达到临床治愈所需疗程有异,一般需1~6个疗程,以前额部恢复最快,其次为腰背、下肢,上肢恢复最慢。
许进全取百劳、大椎、神门、劳宫、下巨虚、照海、足三里,针刺治疗阴虚火旺型硬皮病患者足部发硬变亮的条状红斑、心烦胸闷、潮热盗汗等症,以先补后泻手法达滋阴清热之效,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经15次治疗,红斑退尽,诸症消失。
王敏等运用整体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选穴方法,采用围刺、排针和梅花针刺法,治疗局限性硬皮病患者40例,有效率达95%。
任文肖等选取合谷、外关、曲池、阳溪、阳谷、八邪、足三里、解溪、太冲、足临泣为主穴,采用毫针直刺,捻转补法,八邪直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到针刺对硬皮病患者雷诺现象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刘春等采用巨刺法治疗左上肢内侧恰值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的局限性硬皮病,取健侧的尺泽、孔最、列缺、侠白,用直径为0.35mm毫针针刺并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min,10次为一疗程,5个疗程后硬皮消失。
蔡晓刚治疗左大腿内上1/2处局限性硬皮病,采用毫针直刺患侧三阴交、血海,施提插平补平泻手法,毫针(间隔1cm)围刺患处带状物,再由外缘向中心数刺之,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min,起针后采用95%乙醇局部涂抹,促进渗血排出,每天1次,30d为疗程,疗程间休息5d,第2个疗程结束后,患处皮肤弹性恢复,皮肤色泽、毛发恢复正常。
1.2电针
周英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局限性硬皮病患者52例,愈显率超过80%,总有效率达%,具体方案如下:
①采用毫针围刺局部病变皮肤,45度角刺入患处中心基底部,行捻转泻法,得气后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每次选4个穴位。
②采用75%乙醇常规消毒病变皮肤,用七星针对准病变皮肤垂直叩刺,中等刺激量使其微出血,再拔火罐,一般每次留罐12min,对于病变皮肤面积大或体质差的患者分多次治疗。
常云波针刺肾俞、命门、太溪、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阴陵泉、风市,硬皮病变区采用排针法,并连接G电疗仪(不断变换波形和频率),有机结合梅花针叩刺和温针灸法,共奏补肾健脾、温经通阳、益气活血之功,经治疗5个月后,硬变皮肤恢复正常。
刘堂友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硬皮病,采取十二经双侧取穴,首月针刺足三里、血海、太渊,用补法,每次留针30min;第2~3个月加用电针,阳池、外
关、京骨、太溪针刺,肺俞、脾俞、肾俞逐日交替针刺有胀麻感后接G电疗仪(疏密波),每次20min;第4个月后加用拔罐疗法,足三里、曲池、外关、委中行针刺,大椎、陶道、脾俞逐日交替行闪火罐,拔罐15min;以上治疗均为每日1次(周日休息),4个月后基本达到临床治愈,随访8年,原病损区皮肤肤色正常,肤质柔软,疗效稳定。
1.3火针
苑婷等采用火针配合阳和汤温通经络、和营活血治疗硬皮病,效果良好,具体操作如下:以多头火针点刺局部皮损,中粗火针点刺后背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和腹部的天枢、气海、关元等穴;阳和汤药物组成:熟地黄30g、山药30g、白芥子6g、桂枝10g、炮姜10g、鹿角霜1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当归10g、白芍30g、生黄芪10g、炙甘草6g、白术10g、茯苓30g,1周复诊1次,4周后症状好转,坚持治疗3个月余,患者恢复良好。
1.4蜂针
夏海丽对36例硬皮病患者采用蜂针、蜡疗、口服鲜蜂王浆、中药综合治疗,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蜂针疗法的具体方案如下:
使用意大利蜜蜂尾部的蛰针,病背部以督脉、背俞穴为主穴,病胸腹以任脉穴为主,配合脏腑配穴及硬皮区治疗;结合患者脏腑受累情况及皮肤病变部位辨证选穴,肺气虚者以肺俞、膻中、太渊等穴为主,肾虚者选命门、肾俞、太溪、照海等穴,脾虚者选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局部病变的循经选穴,面部以合谷、下关、迎香、攒竹、地仓等穴为主,上肢以肩井、曲池、外关、内关、四缝等为主,下肢以环跳、风市、委中、绝骨、承山、解溪、八风等穴为主。
刺法:穴位采用直刺和点刺法,硬皮病变部位主要采用大面积点刺和散刺。蜂针每日治疗1次,蜂针量循序渐进,15只蜂单位为最大刺激量,49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d。治疗前务必皮试,以0.1蜂单位直刺阳池或外关穴,观察20min,红肿皮丘直径小于2cm为阴性,才可采用蜂针进行治疗。
2、针刺结合内服药物
任文肖等采用合谷、阳溪、阳谷、曲池、外关、八邪、足三里等穴位毫针捻转补法,八邪直刺并平补平泻,配合口服丹参片、青霉胺治疗雷诺现象明显的30例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经治疗雷诺现象改善明显。
王凡星等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并维生素类口服,选择肺俞、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穴针刺,并于大椎、中脘艾灸,神阙穴用隔盐灸,经24d连续治疗,硬皮病患者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商刚等以丹参、鸡血藤、熟地黄、泽兰、郁金、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等活血化瘀中药内服,并采用膈俞、血海、肺俞、脾俞、肾俞等穴针刺治愈硬皮病患者2例,随访半年无复发。
张海滨以清热解毒、化湿祛风、温阳散寒的中药,结合人参果、雪莲花等藏药,再予“透手三阴一泻手三阳一壮督脉阳气”的针灸疗法,可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引领药物到达病所,从而提高疗效。
3、灸法
3.1艾灸
桂金水等]以附子、乳香、没药、细辛等做成隔药饼和丁桂散间接艾灸,部分患者局部皮肤加用刺络拔罐,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3个月为一疗程,选取大椎和肾俞、命门和脾俞、气海和血海、膈俞和肺俞4组穴,每次1组,每穴2壮艾炷,每周灸2次,以达益气通阳、活血化瘀之功,经治疗患者雷诺现象减轻,病变部位皮肤变软,肤色恢复,血液循环改善。
3.2药物化脓灸
刘玉环等采用天灸治疗硬皮病5例均获痊愈,具体方法如下:
在患者的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背俞穴,寻找异常反应点,火针点刺使皮肤破损后外敷化腐散,用胶布固定,3~5d后清除毒物,取三仙丹少量外撒在穴位上,外敷全鸡吸毒膏,每日换药1次,换药期间进行拔火罐治疗,直到灸疮愈合。
3.3灸法配合中药内服
刘影等采用艾炷悬灸配合活血和营、温阳通络药物治疗局限性硬皮病并雷诺氏表现1例,具体操作为悬灸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曲池、手三里及局部硬变皮肤,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一疗程;药物组成:独活12g、羌活12g、桂枝15g、白芍15g、红花12g、炙麻黄10g、桑寄生15g、伸筋草15g、炙黄芪15g、熟地黄15g、青风藤15g、秦艽15g、透骨草15g、海风藤15g、当归12g、细辛3g、防风12g、乌蛇15g、川I芎15g、牛膝15g、炙甘草12g,每日1剂,水煎服,经治疗2个月后,皮肤变柔软,可被捏起,雷诺现象明显缓解。
4、针灸结合其他疗法
4.1针灸结合拔罐
果乃华采用针灸加火罐治疗21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其中20例有效,具体操作为:①针刺:取手足三阳经的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行呼吸补法,大椎、曲池、合谷、阳陵泉行平补平泻手法;病变局部采用扬刺法,呈45。角刺入患处中心基底部,患部中心以90度角垂直于皮表进针入基底部,行捻转泻法,留针30min。②艾灸:留针的同时,取背俞穴和病变中心穴位加以温针灸,一般灸3~5壮;患部肌肉变薄处,可手持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上,行温和灸法,均灸至微有热痛觉为度。③火罐:在病变部位拔火罐,隔日1次,拔出瘀血。④治疗时间与疗程:针刺、艾灸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1周。
谭鸣雁以双侧脾俞及肾俞和膈俞、患侧足三里、命门、皮肤硬肿局部为主穴,以患侧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条口为配穴,治疗左侧小腿胫骨前缘外侧局限性硬皮病;具体治法:每次分别选取2~3个主穴和配穴,采用毫针刺法,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5min;艾灸足三里、命门,采用三棱针患侧委中点刺放血;硬皮局部先艾灸温灸5min,接着皮肤针叩刺,再拔火罐至少量瘀血流出为止。隔日治疗1次,5次一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
赵志芬采用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局限性硬皮病8例,总有效率为75%,具体操作如下:取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膈俞、膏肓、关元穴毫针针刺并围刺病变皮肤,然后接着隔姜片艾炷灸(一般灸5~7壮),再于局部皮肤针叩刺,令其微出血后拔火罐10min,起罐后用消毒棉揩净出血。
4.2针灸结合热敷
闫小宁等采用针刺围刺、艾灸局部及合谷和足三里穴,中药制剂热敷治疗局限性硬皮病,具体方法如下:
针刺部位为局部皮损处、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外关,采取毫针对局部皮损围刺,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针刺、艾灸均为每次30min,针刺隔日1次,艾灸每日1次;热敷药物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的功效,具体为附予6g、独活6g、川乌6g、木通6g、白鲜皮8g、红花9g、透骨草9g、木通9g、艾叶9g、料姜石(火煅)g,加热1h后热敷局部,每天2次,每次30min;以上3种疗法的顺序为先围刺,后热敷,再艾灸,之间间隔至少2h以上。以上治疗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口服积雪苷片,每次4粒,维生素E,每次1粒,均为每日3次,作为基础治疗,经治疗6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86.4%
4.3针灸结合局部注射
祁越等采用毫针刺法、艾灸和局部注射并用的综合疗法,有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10例,具体方法如下:局部皮肤毫针围刺,45度角刺入患处中心基底部,使用捻转频率为次/min的捻转补法,留针30min;在毫针留针同时,于局部施以艾炷非化脓灸法,艾灸壮数依据患者体质和病程、病变部位不同而异,体壮、新病及病于肩背、腰腹者壮数宜多,体弱、旧病及病于头面、胸部和四肢末端者壮数宜少;针灸治疗完毕并局部严格消毒后,将薄芝注射液2mL、复方丹参注射液2mL、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mL、肌生注射液2mL混合,围刺法分别等量注入到病变局部基底处,进针间隔根据皮损大小而定;以上疗法,病情较重则每日1次,缓解后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10例中有6例经30~50d、3例经3~5个月治疗,患处皮损变软,色泽恢复正常,皮下组织丰满无凹陷;1例经d治疗后,皮肤弹性改善,局部留有轻度凹陷和色素沉着。
5、其他
黄再军等采用毫针、三棱针、梅花针、火针、艾灸、可调式吸罐,防风散内服、路路通熏洗足部及黄氏手法沿十二经脉循经推拿等综合疗法治疗例硬皮病患者,总有效率达%,治愈率为75.9%。
张晶采用针刺大椎、气海、血海、足三里、肾俞、关元,并每穴艾灸3炷,对大椎、血海、肾俞、气海进行刺络拔罐,均为每日1次,同时辨证选择中药内服外熏洗,1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d,经3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达85%。
朱秀惠等给予患者内服华奇胶囊,每次4~6粒,每日3次;隔日1次梅花针病变皮肤叩刺,隔日1次病变皮肤隔姜艾灸,隔日1次,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并用当归、川芍、制乳香、没药、穿山甲、川乌、草乌等配制外洗方,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约30~40min;诸法结合,3个月为一疗程,总有效率达97.5%。
6、小结
硬皮病发病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正气亏损为根本内因,外感邪毒为致病要素,内外之邪痹阻经络,侵入脏腑或闭塞肌腠,导致体脏脉络不通不荣而发病,故治疗当通调脏腑、开腠排毒、通达经络为治则。
针灸取穴主要以督脉、背俞穴、任脉及调节相关脏腑的穴位等为主,并结合局部皮肤病变围刺,防毒邪外散,共同达到振奋全身气机、疏通督任、调节脏腑和迫邪外出的功效,从而使气血运行,经络通畅,毒去新生。
硬皮病的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针灸治疗具有个体化选择的灵活性好、可操作性强、不良反应小及整体调节的特点。
本文摘自《中国针灸》年9月,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文中提到的方剂不可擅自服用,硬皮病患者请一定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赞赏
|
以上文章“有关硬皮病的最全面的针灸治疗大全”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