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硬皮病表现 >> 在美华裔医生感染新冠生死12天
在美华裔医生感染新冠生死12天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3-16
![]() |
![]() |
关键词:美华裔医生感染新冠生死12

编者按:这是一篇圈内流传的文章,作者吴承琮医生,毕业于上海二医大,是在南加州行医的一名急诊科医生。
他最近感染了新冠病毒,住院十二天后回家。身为医生又是新冠患者,他的病房随笔是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文笔流畅,情真意切。
分享经历,希望可以帮助到其他人。
被迫应战年岁末,我,一位年近65岁的老人,终于直面世纪病毒,被迫大战一场。感恩节前的一阵子,新闻媒体天天争相报道Covid-19的疫苗研发成果,似乎人类战胜病毒指日可待。病毒流传到西方,流传到美国,流传到全世界已快一年了,没有收场的迹象。美国虽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力量,可以战胜任何一支入侵的军队,却没有办法控制病毒。西方国家的老百姓自由散漫多少年,对病毒的不重视是从总统到平头百姓,各级政府手中既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也没有一令断是非的权利。让每个人戴一只口罩都是那么的难,被提高到“没自由、毋宁死”的地步,这是别人祖祖辈辈的活法,社交距离更是形同虚设。一个需要被严格控制的病毒,来到了一个根本没有办法严格控制老百姓的国家,其结果就是一场灾难!11/18-11/19/两天中,我不幸被一位同样享受着人身自由的魔鬼传播到可怕的病毒(同时间、同部门超过10人被传染)。11/23/星期一开始发烧,次日确诊阳性,立刻自我隔离、睡觉、喝水、吃退烧药,感恩节假期当然泡汤了。自我疗法效果并不明显、体温经常超过38.5C,并伴有肌肉酸痛、干咳,氧分压尚保持在95%以上。五六天后,仍旧没有消退的迹象,让我觉得至少应该拍一张胸片看一下了,先打遍附近所有UrgentCare诊所电话、没有一家愿意提供拍胸片,必须去ER。11/28/晚上七点一星期中第一次开车出门,医院的急诊室。走进ER,被人用扫描体温计远远朝额骨头上蜻蜓点水地扫了一扫、告诉我没有发烧(这工具的精确性非常离谱),氧分压95%。大厅内间隔着坐满了人,我被告知可能要等待长达10-14小时才能看到医生(不是开玩笑!)。我觉得自己在冷板凳上根本不可能坐得了这么久,只能打道回府。根据自己多年当急诊室医师的经验,我决定明天清晨三四点再来,那是一天中病人最少的时段。终于住院11/29/凌晨四点我戴上了自己的温度计和氧分压仪回到同一家ER,测出氧分压在90%上下,终于给了一瓶氧气让我慢慢吸氧并等待。等待期间一次一次被叫入抽血、做EKG和拍胸片,上午八点半,终于被收入ER观察室。诊断为典型Covid肺炎,两侧肺下部肺炎、左边更加严重。吸氧增加到每分钟4L,人感觉不舒服,氧分压不稳定。上午见着了肺科和传染科医生、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静脉注射Remdesivir“人民的希望”、两种抗菌素、激素、抗凝剂、利尿剂、PPI、维他命D和Zinc,最重要的是医生要了Covid康复病人的两袋新鲜血浆。用药后情况稍有控制,没有明显改善,48小时待在ER等候,仍旧等不到病房。吵吵闹闹的环境加上发烧难熬,我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向一位老朋友心脏科医生求助。12/1/上午转入了病房,12/2凌晨终于接受了两袋新鲜血浆,此后再无发烧、说明病毒被控制住了。这是一个真正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距我接触病毒已经两个星期了。医院是建于10年医院、设备完善、病房宽敞、卫浴齐全(可惜无缘使用),一切设施有效舒适。好在老汉我已经在当地工作多年,很多医师我都认识,受到了良好的照顾。护士们是由一群中年女性组成她们是:Amy,CiCi,Daisy,Debra,Elmore,June,Rebecca,Theresa,Megan,Melody,Maria,Wendy等等。一个个普通名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有丈夫有孩子,她们态度和蔼、服务周到,有能力有爱心的给予了我很多的照顾和支持。她们是天使,我深深地感激她们。医院的PPE货源显然不是十分充沛、她们随时都会受到病毒的侵袭,亦为她们担心。年轻,可能也是她们的另一层保护膜。所有Covid病人都没有家庭探望,医院内解决,一日三餐是有保障的,其它就只能将就着过了。不能洗澡,每天只能用湿浴巾纸擦身,护士们会帮忙,医院人人戴口罩臭味也是闻不到了。治疗在一天一天地进行中,不再发烧,生命指症平稳,可是、可是仍旧需要24小时吸氧4L、氧分压也随着体位而改变,病情进展缓慢。睡觉需要趴着,氧分压才能够满足要求,胸前还有5-6根电线联系心脏观察仪,手臂上有输液管和氧分压探头,无法平静地睡觉、病毒不饶我。5天后自我感觉好一点了,白天尽量坐沙发椅上变变体位、打打瞌睡,战斗还在继续。现代医疗的习惯几乎天天要抽血检查,双臂留下一片针眼,以前查房,查别人也是同一个思路处理事情,以后需要多想一想,是不是可以降低一点抽血的机会,是不是每一次都那么的非抽不可?我现在是病人,住的病区原来是一个远程监护病房,现在全部接收Covid病人。36个房间满座,楼上还有半个病房18张床也是人满为患,加上ICU和急诊室等待的Covid病人,医院快吃不消了。病情趋稳12/6/来医院第八天了,从死人身上摸索出的治疗方法也慢慢用尽,包括:冰冻血浆、5天静脉药Remdesivir“人民的希望”、5天阿奇霉素,还有每天抗凝剂注射、PPI预防消化道出血、zinc和维他命D,还有止咳化痰药等等。后人的获救,是从前面好多失去的生命中学得,大量的人命和医疗资源,让医护人员找到了比当初有效的方法。假如当初我们知道得早一点、多一点、治疗方法正确一点,黄泉路上要少多少冤魂?Rocephin和激素仍旧继续。12/7/昨天晚上终于可以侧着睡了,氧分压达标,病情是在非常缓慢地进步中。但是,隔墙传来强烈地咳嗽声一夜不断。是那种声嘶力竭、几乎会将肺从胸腔推出来的声音,是痛苦的!他有没有留一点机会让自己呼吸?我不知道!病房不是旅馆,走廊天花板的喇叭里,日夜都会传出某某病房抢救的呼叫,每一声呼叫,都是某人生死拼搏的一瞬间。医院值班这样的的声音天天听到,是匆匆忙忙赶了上场等下场,现在睡在病床上的我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生命如此脆弱,生死如此接近,有时就像翻过一张扑克牌。医院和其它家医疗单位的电脑网络,两三个月前受到黑客的入侵,勒索万美金,造成网络全面瘫痪3-4个星期之久,从此病人没有了Wi-Fi服务。医院地处偏僻,建筑结构阻挡信号,手机网络断断续续,每一条短信都要耐心等待。除了家人亲人和工作同事之外,我没有告诉其他人包括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哥哥姐姐们。通信不畅、说不清楚的事情只能让人平添烦恼。而来自家人亲人以及新旧同事的关怀,通过短信断续流入令我感动,是沙漠中的一股细小的清气,流进了我的肺。天天吸氧引起鼻腔口腔干燥,额外的氧气并不令人舒服,这仅仅是救命的东西,毫无享受可言。卧床和静坐导致肠道不蠕动,居然可以4天不见大号。生病的人六脉不张、气血不和,所幸恢复没有停止,只是缓慢。第九天勇敢地将氧气下降至3L,继续观察。每天都做无数次的深呼吸运动,我必须帮助自己早日恢复肺功能。医生和睡觉我一向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除了执行医疗科学,还得扮演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病人充分的交流实在重要。传染科医生是一位白人绅士,每天全副武装戴着防毒面罩,走进来检查我的肺并和我说话,他是主角一号,尤其在开始的阶段,他非常重要。医院之间在治疗方法上其实有蛮大的差别,有他是我的幸运。肺科是两位中年印度男医生轮流来,每天一次,六呎外说话,从来没有听过一次我的肺,当然靠的是胸片、化验单和计算机数据,回答问题似是而非,不太明确。床位医生是一位年轻的阿美尼亚后裔,九天中视频两次登门一次,没有体检,基本是远程服务,却也做到有求必应。总之,每一位的工作负荷都超重。传染科医生一天要看30-40位Covid病人,肺科医生罩着全部ICU和Covid床位,小年轻床位医生天天12个小时连续转30天无休,我还能对他们提什么要求?他们也是人,如此长时间的工作还如何做到尽善尽美?太难了!今天下午传染科医生姗姗来迟,告诉我他知道药房有货Regeneron,就是老川传染三天内用的人造抗体,他要给我来一支。现在还有多少作用?不知道,临床没有太多的资料,假如我有幸在感染三天内就接受这样的治疗,今天的肺部可能完全不是同样的状况。事到如今没有假设,权当亡羊补牢,而最终结果出乎意料,我并没有得到这最昂贵的一针,失去了和老川持平的机会。原因是对我已经意义不大了,并且我已经在一个星期之前用过了血清抗体。12/8/入院第十天,侧睡氧饱和度的提高是肺部炎症在改善的迹象,看来肺的伤害在慢慢修复中,却又有了新的问题:心脏监护仪频频显示出心跳过缓,尤其发生是在晚间睡眠中和做深呼吸锻炼的时候,却没有丝毫感觉。为啥?只能找心脏科大夫讨论一下。还有会不会有晚间阻塞性呼吸综合症呢?以前也没有过这种问题,要和肺科医生谈一谈了。过去几天的咳嗽从干咳慢慢变得有痰、少量白色的痰,深呼吸诱导着咳嗽并将其能排出,这样的临床改变和流感过程相似,痰化验也没有找到奇奇怪怪的细菌。医院伙食一日三餐营养有保障,但是难得吃到合适的口味,我坚持尽量多吃不挑食,喜欢的当大餐吃,不喜欢的当药吃。抗病需要能量,战斗尚未结束,体重维持在-磅左右。睡病床的日子是无聊的,常常不知今天是何日,要板着手指数,没有网络、没有书籍、没有报刊、没有收音机。只有一台电视机,充斥垃圾节目:肥皂剧、儿童剧、推销健康保险、做菜、造房子、开当铺、钓鱼、美容、救宠物、卖车、观众席无人的不知名的体育节目......看不到老川忿忿不平大选的节目,电视彻底封锁来自那方面的讯息、封得干净彻底。垃圾节目实在无法入目,看是一种折磨。假如孩子们都看着这些东西潜移默化的长大,不傻太难了。追求媒体百花齐放变成了目标?传染科医师认为一切问题都由病毒引致,包括心跳过缓。肺科医生更愿意让心脏科医生过目,床位医生态度认真和我一一探讨、只是探讨难有结果。只能等待超人心脏科医生。说他超人毫不夸张,认识十几年来一贯起早摸黑,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门诊、查房、操作样样不拉下,手机随时在线,甚至半夜和在国外休假也是手机不离身,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再说睡觉:虽然一人一个套房,理应睡觉不错,床是多功能的可以分节调动高低和角度,床垫还算不错。但是想一想,胸部有五根联线,两手臂上有探头和静脉注射针管,鼻腔还有一个24小时不停的氧气管,躺下不知如何摆姿势,稍有不妥仪表板上刺耳的哔哔声不断、令人心烦,睡意吓走一大半,多日相处仍旧做不到合作无间......诸多问题造成睡眠质量很差,当今高科技如此发达难道想不出一些更佳的方法?很多东西可以做成无线的,少一点牵制,多一点舒适,有助于病人休息,有利与康复。我看到了改进的空间,或许蕴藏着商机。缓慢好转12/9/来医院的第十一天,住入病房的第九天,情况有好转。昨夜基本没有出现心动过缓和低氧分压的发作警报,吸氧也从4L降到3L,可能疾病到了拐点,最后的胜利即将来临。隔壁却又传来了CodeBlue的呼叫,是本病区一个晚上第三个被插管后转往ICU的病人。这种升级凶多吉少、常常是走进了单行道。人们普遍认为年龄大、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肥胖高血压、COPD、心脏病人更容易变成重症而丧失生命。护士小姐却告诉我,前些日子当地一位46岁健身教练和健身房老板、肌肉男,没有任何慢性疾病入院三天后情况恶化、插管转入ICU没几天就挂了。也有病人坚持不听从医嘱,签下违背医疗指导的AMA医院倒在停车场,停止了呼吸。人的生命充满了未知,每个人都不一样,染上病毒后的大多数人属于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者,也有人却再也跨不过这个坎,医学道路上还有太多太多的未知需要人类不停地探索。这几天全美、全洛杉矶病毒人数呈爆炸式增长。同事短信我,整个单位一个周末测出阳性人数超过-,全线失守。我从昨天就开始联系的心脏科医生一直处于失联状态,不寻常的失联令我生出疑问,医院天天有医生护士查出阳性,希望其中没有他。限于HIPPA我无法深究,最后终于等来了和他的远程交流,心情轻松不少。此时此刻,医院工作实在是非常危险,非常辛苦。痰量逐渐增多,需要增加咳嗽排出这些分泌物,身体要求我清除垃圾。但是,Covid医院通通不提供雾化吸入治疗,原因是雾化处理大大增加病毒扩散范围,而且大量的呼吸治疗师都染上了病毒。今天是一位新护士H,她告诉我六月份全家染上病毒,她十天后还产下一女婴,除了71岁老爸住院三天,其他人通通平安无事,小Baby健康成长。不同身体对病毒的反应如此不同,医学没有答案。下午,继续减低供氧到2L,希望一切平稳,一夜平稳我就可以带着氧气回家了。美国今天又有20万人确诊,加州两万,崩溃啊!医院保安,确认11天前泊在停车场的车还在,明天要开车回家了。这是一次漫长的泊车,上一次如此停车应该是几年前停在洛杉矶机场的停车场。出院回家12/10/第十二天,情况继续好转,靠着2L的氧气,一晚氧分压达标,可以回家了,胸片上白花花的两大片需要时间来消除。下午三点终于出院来到停车场,坐进车中感慨万千,相隔12天终于可以回家了。由于病毒特殊,还得继续和所有人保持隔离,回家的路也得一个人来完成。鼻子里联着氧气管,医院,医院门口救护车响着刺耳的警报声呼啸而过。南加州依旧阳光灿烂,家附近路边有跑步的、骑车的人,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医院外的人们似乎觉得病毒是那么的遥远,得病都是别人家的事。美国已经有超过0多万阳性确诊者,将近29万人死亡,死亡率接近1.9%。带了一只小氧气桶回到了家,突然发现这桶氧气仅仅只能维持5-6小时而已。出院后的氧气供应有专门的私人公司负责,大门上有人留言送货人中午已经来过了,立马电话接通服务,得知晚上七点半后会有人上门送货。这是我的必需品,是唯一的必需品。东西不到无法安睡,除了等待无计可施。晚间8点多送货的人终于按响了门铃,送来了四只大小罐装氧气瓶和氧气机,今晚得救了。等拿到了所有的氧气桶和装置,我洗了12天来的第一个澡。洗完澡感觉是如此的美妙,虽然鼻子里还连着氧气管,但是可以睡到自己床上啦。官方网站上讲,发病20天后病人就没有传染性了。但是人类对这个新病毒的认识非常有限,目前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他们的说法。我会继续保持隔离,也期待临床症状改善,没有任何的理由把危险带给不安全的人群。结束语上面很多的内容,是我躺在病床上一点一点写出来的,是一本流水账。病情的纪录,都会被详细地记录在我的病案资料中,但是我的感受谁知道?我要写出我的感受,万一回不了家,让人打开手机可以看到我的经历,也希望可以帮到其他的人。个人感觉,可能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在早期注射regeneron。川普及其内阁官员,包括朱尼安尼都是用此药,几天就恢复,但愿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都可以用得上。(编者:用于治疗新冠感染的单克隆抗体有两个,其中一个是regeneron,均已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以上文章“在美华裔医生感染新冠生死12天”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