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硬皮病人群 >> 6月14日国际献血日一起去献血吧
6月14日国际献血日一起去献血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4-16
![]() |
![]() |
关键词:月14日国际献血日一起去献血

6月14日国际献血日一起去献血吧!
传递
爱心
组织单位:丰县论坛
生命呼唤血液,爱心需要奉献。一袋机采血小板成份可以使因止血困难而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一袋机采粒细胞成份可以使严重感染无法控制的患者得以缓解;一袋机采外周血干细胞成份可以移植给罹患不治之症的血癌病人,使其重建造血功能。用您的爱心重铸生命,当您的鲜血在别人的血管中流淌,当您的一次无私奉献让另一个人的生命重现活力,您献出的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是对生命的一份珍惜、对人间的一份关怀,收获的将是一份社会尊重、一种成长感悟、一颗仁爱之心。
年6月14日是国际献血日,丰县论坛号召大家一起去义务献血,以进一步弘扬丰县网友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让我们积极践行“我健康,我献血,我自豪,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丰县人”的至情誓言,用我们的真情和勇气为生命加油!
每一份献血都是生命赐送的礼物活动时间:年6月14日早8:30
活动地点:医院对过无偿献血屋
报名方式(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报名)
献血流程:填写报名表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签到并填写献血表格→体检(测血压、验血型、血色素)→献血(献血屋内)→领取献血证和纪念品
献血的好处
很多人献血首先想到的是救死扶伤,义不容辞。然而,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我健康进行了“投资”。
1.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献血前的饮食
1、在献血前一天和当天早晨禁食鸡、肉、鱼、蛋、豆制品、奶等高脂肪食物。
2、献血前一天多饮水,当日吃清淡早餐,不得空腹献血。
3、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周不得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氨茶碱、氯霉素及抗过敏药物的等。
4、献血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
5、忌酒
献血条件
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群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4.脉搏:6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凡符合上述标准的公民可以献血。
不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群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转氨酶值大于40的。
(20)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21)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22)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23)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24)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25)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月者。
(26)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27)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人体。献血是以利他人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
献血后如何保护针眼?
对针眼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将减少或避免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1.献血后应用消毒棉球盖好穿刺孔,以胶布固定,并用3个手指顺静脉走向压迫针眼5分钟。
2.检查穿刺孔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压迫局部。
3.为保护好穿刺孔不受感染,至少在4小时内不要取去穿刺孔上的敷料。
4.针眼处1-2天内不沾水。
献血后运动注意事项
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献血后喝茶禁忌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它易与蛋白质和铁相结合,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影响蛋白质和铁的吸收,进而影响献血者血细胞的再生。因此有饮茶习惯的朋友,在献血后的一个月内最好与茶暂时保持距离,可喝点果汁如猕猴桃汁、橙汁等,既可解解茶瘾,又可补充维生素和叶酸,以促进血细胞的再生。
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气虚、血虚的症状,但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药膳,对于促进血液的再生还是大有裨益的。
用血报销:
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医院交纳用血费用,然后凭以下证件到献血地中心血站办理报销手续。
一、无偿献血者本人报销:
1、本人《无偿献血证》
2、本人身份证
3、医疗机构出具盖有公章的用血证明(用血申请单、输血医嘱)
4、用血收费单据(出院发票)
5、用血当日明细清单(医院公章)。
二、无偿献血者家庭成员报销:
1、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证》
2、无偿献血者及用血者身份证
3、证明与无偿献血者为直系亲属关系的有效证件或证明(如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公安机关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
4、医疗机构出具盖有公章的用血证明(用血申请单、输血医嘱)
5、用血收费单据(出院发票)
6、用血当日明细清单(医院公章)
本活动咨询
赞赏
|
以上文章“6月14日国际献血日一起去献血吧”信息只作参考,诊疗要到正规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严重者务必到专业的硬皮病医院治疗。